财税类书籍推荐
本篇文章其实是在前不久发布过的,只是标题是“元宵节快乐”,所以当时阅读量只有一两百,很多人没有注意到那篇文章推荐的财税书籍。近期又有读者后台私信推荐一些财税书籍,所以这里重新发布一次。
据个人观察,当下的读者喜欢“灌输式”财税干货,标题最好是“秘籍”、“快速”、“宝典”、“绝密干货”类。同时因时间碎片化,很多人难以阅读上千字以上的文章。曾有朋友说我的很多财税文章采用“故事”、“说理式”、“阐释式”从传播广度来说可能有一定影响,建议改为财税秘籍6条,节税6招,成本管控6点,六点每一个点不超过二十个字,这样看着轻松。对于朋友的这种建议,我只能笑一下,说以后说不定也可以采用这种方式。
有朋友曾和我说要我把五六千的文章,分成五六次发送,否则很难读的下去。其实对我来说,如果按照此朋友的方法,我一篇五六千字的文章,按照每周发布一篇的节奏,可以连续发一个月。但是对于真正关注文章的朋友,这种发文方式,可能真的有点“膈应人”。
但是如果读者真的喜欢这种方式,喜欢“短平快”的节奏,喜欢每篇文章以要点(1.2.3)凑成几百字,说不定以后也可以改为这样,就像这篇财税书籍推荐,之前本意是让有心人能够关注到,既然大家都关注不到,干脆采用“直给”的方式,重新发一次。
经常有朋友要我推荐一些书籍,其实对于推荐书籍我一直比较谨慎的态度。因为关注者太多,每个人所处的阶段以及需求不同,所谓“众口难调”,很难让大家都满意。就像我非常喜欢看小众电影,朋友要我向其推荐一些好看的电影时,我曾推荐侯孝贤、李沧东、是枝欲和等,朋友看完直打瞌睡,说这是什么电影,没有情节也没有动作,完全是助眠。此时我只能笑笑,并告诉自己电影和书一样,很多时候是一个非常私人化的东西。
同时对于书籍的喜好,很多人都有“从众”心理,比如最近热播电视剧《狂飙》中,卖鱼摊贩高启强,通过学习《孙子兵法》之后,摇身一变成为黑老大。据说因此市面上的《孙子兵法》成为畅销书。其背后的底层逻辑就是读者希望通过一本书,修炼出某种“神功”。
对于推荐财税书籍,对于“众口难调”的问题,希望读者根据自身实际,并通过检索书籍目录来分析是否需要阅读。对于“从众”心理问题,希望读者认识到没有所谓的秘籍,书籍只是引子,重要的读完书籍之后,通过个人实践去总结实务经验,然后提炼个人经验。
对于税法类书籍,多数财税人喜欢是实操类书籍,因为这东西学了就可以用,就可以让知识变现。而什么税法理论、会计准则的逻辑,商业类书籍,在实操类书籍看来似乎是理论,甚至是“泛泛而谈”。但是我在此处不推荐实操类书籍(如何报税,如何填表类),一是因为税法政策变化太快,这类实操类书很容易过时。同时读者在查看税法类书籍,必须关注书中适用的税收政策在当下是否恰当。二是税法实操类书籍,自己去检索相关书籍,并关注出版日期即可。对于税法的学习,我个人更关注“税法理论+实操运用”的模式,所以下面推荐了不少税法理论类书籍。
对于会计类书籍,我更在乎会计准则理论及案例学习,所以推荐了《会计准则内在逻辑》,这对本书有一定的阅读门槛,在我向不少财税朋友推荐中,较少人能完全阅读完,所以希望谨慎购买。
对于财务管理类书籍,个人愚见,太多存在理论太多而实务太少的问题,或是只是把财务管理教材的理论用一些生活化的例子,来试图让财务管理通俗化,而不是实务化。比如预算类书籍,以我看过的七八本来说,很难推荐一本全面的预算管理书籍,要么谈预算全是罗列预算表格,要么谈预算全是教材理论,要么谈预算有实战逻辑但是缺乏操作细节。所以我看过的很多财务管理书籍,我都没有列示在下面。而是选择了一两本个人认为有一定阅读意义的放在下面。
对于商业类书籍,财务人可能认为这些和财务没有什么关系吧。其实财务管理核心在管理,如果管理是什么都不知道,何谈财务管理。尤其是当下财务管理界言必称“业财融合”,如果对于科学管理都不清楚,对于商业逻辑不明白,对于经营本质不知道,我们学的很多东西很难形成体系,最终落地执行。商业类书籍我选了十几本,有一些比较经典,有一些是拓展视野。同时阅读起来不是那么有难度的书籍。比如读管理必须读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在约七十几年之前彼得德鲁克写的管理学经验,放在现在依然是经典的。后续各类管理学观点,你都可以在他们之中看到德鲁克的影子。
这次推荐的都是一小部分书籍,比如还要涉及生产类的书籍,供应链、采购、精益生产未在本次推荐范围内,以后有机会推荐给大家。
温馨提示:以下推荐的书籍,有一定的阅读门槛,在我过往向朋友推荐的经验来说,能够将一些书完整阅读完的还是不多。所以如果你要购买某书,请三思后购买,不要冲动消费,让书籍变成“敲门板的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