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老兵会计案例》--华为分布式小形基站Telfort的成本创新产品
《会计老兵会计案例》—-华为分布式小型基站Telfort的成本创新产品
案例:
接下Telfort的任务后,华为才发现,传统的基站,射频和基带处理单元都在一个柜子里,体积大,功耗高,笨重且不易安装,而且欧洲国家非常注重环保,要安装新基站必须经过业主的同意,并支付高昂的费用。经数据分析,更让人大吃一惊的是,客户的建设成本构成中,设备成本只占15%,而站址获取成本占比则高达43%。以租用机房来分析,租用一个放置基站的位置,一个站址一年大概需要7000欧元,10年就是7万欧元,如果客户网络有3000个基站,10年站址的费用就高达2.1亿欧元。
经过数月的站点现场调研和反复研究后,华为创造性地提出把基站的基带部分放在运营商现有的机柜里,射频部分做成具有防水性、可安装在抱杆上的分布式架构的构想。这样基站就可瘦身为两个分离的小巧的单元:基带单元(BBU)和射频单元(RRU),帮助客户省去机柜的占地面积,从而极大降低基建成本,同时还具有安装方便、搬运成本低和省电等诸多优点。
2004年,华为成功与Telfort签署了价值超过2500万美元的合同;2005年,创新灵活的BBU+RRU分布式基站解决方案首次在Telfort部署。产品交付后,Telfort测算了运营成本的实际降幅,比之前交流方案时提出的估算还要大。华为分布式基站解决方案解决了欧洲客户高资本性支出(CAPEX)和运营成本(OPEX)的痛点,彻底打动了客户。
2006年,当时世界第一大运营商沃达丰遇到一个难题,它在西班牙的主网竞争不过当地龙头运营商Telefonica。沃达丰决定采用华为的分布式基站,这一决定让沃达丰在竞争力上逐步超过了Telefonica。
此后,华为逐渐获得了欧洲更多客户的认可,在欧洲市场慢慢打开局面。分布式基站也迅速成为全球新一代无线基站的主流形态。----摘自《华为财经密码:商业成功与风险制衡》作者:杨爱国、高正贤
案例分析:
会计老兵心得:
最佳实践
产品的创新来源于客户的成本痛点!只有真实降低最终用户成本的创新产品才能获得竞争优势。
案例中的华为正是运用了从客户视角分析产品的全成本构成,为客户降低了基站的全成本(含自己基站设备和服务)。华为的设备成本只占15%,但客户的基站全成本的驱动因素是基站的租金与面积最相关。优化基站的占地面积就是关键的产品创新突破点。
“客户的建设成本构成中,设备成本只占15%,而站址获取成本占比则高达43%。以租用机房来分析,租用一个放置基站的位置,一个站址一年大概需要7000欧元,10年就是7万欧元,如果客户网络有3000个基站,10年站址的费用就高达2.1亿欧元。”
思考
客户为中心的产品创新才能不断的优化企业的产品、并与客户共赢。自然而然就会带来高速的收入和利润的增长的财务结果。成本创新的源泉在客户的痛苦以及未来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