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税风险 悬在企业家头上的一把利剑
各位尊敬的企业家朋友,大家好,今天,由我陪大家来一起聊一聊税收风险这一话题。
先简单做一个自我介绍,我的真实身份,是一名税务局的在职干部,96年参加税收工作,今年已经是第22个年头了。在22年的税收从业工作历经中,有超过十年的时间,我干的是税务稽查和纳税评估,也就是涉税风险的分析和应对、核实工作。2007年和2011年连续两次在我们省局组织的业务大比武中,获得了省局税务稽查能手。
说道这里,一定会有朋友在心理说,哎呀,阿莲老师,您真客气,您是税务干部,怎么还称我们是尊敬的企业家朋友。
我呀,还真没有跟您客气。在税务稽查、纳税评估岗位上干的时间越长,我就越觉得,在我们中国,做一名成功的企业家,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每一位小有成就的企业家,都是夜以继日、披荆斩棘地奋斗出来的。他们付出了超过常人百倍、千倍的努力,拖这被严重超支的身体,战斗在变换莫测的商海之中。所以我觉得,每一位小有成就的企业家,都值得被尊敬。
我把今天我们要聊的话题,起了一个题目:涉税风险,悬在企业家头上的一把利剑。
在开始我们的话题之前,我先给大家讲一个达摩克利斯之剑的故事。
达摩克利斯之剑,也叫达摩之剑,又称悬顶之剑。
这个故事,来源于一个古希腊的传说,西西里国王狄奥尼修斯,统治者一个美丽富庶的国家,他住在一座美丽的宫殿里,宫殿里有美丽绝伦、价值连城的宝物,一大群侍从恭候两旁、随时听候他的吩咐。国王狄奥尼修斯有个好朋友,名字叫达摩克利斯,他非常羡慕国王所拥有的一切。天天在国王的耳边说:看你多幸运,你拥有人们想要的一切,你一定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有一天,国王终于听烦了这样的话,就对他的朋友达摩克利斯说,来吧,我们两个换一换位置,你来当一天国王试试,感受一下这滋味吧。
于是达摩克利斯就穿上了王袍、带上了王冠、坐在宴会厅的桌子旁,桌子上摆满了美味佳肴。鲜花、美酒、稀有的香水、动人的乐曲,应有尽有,他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那一个人。但是,当他举起酒杯时,突然发现天花板上,用马鬃倒悬着一把锋利的宝剑,宝剑的尖端,差一点就触到了自己的头,达摩克利斯的身体,立马就僵住了,他的笑容也消失了,脸色发白、双手颤抖、也没了胃口来享受美食和美酒了。他只想逃出王宫,越远越好。国王狄奥尼修斯说:“怎么了?我的朋友,你害怕那把随时可能掉下开的剑吗?我天天看见,他一直悬在我的头上,说不定什么时候、什么人或者什么东西,就会斩断那一根马鬃,或许那一个大臣垂涎我的权力想杀死我,或许有什么人散布谣言让百姓反对我,或许邻国的国王会派兵来夺取我的王位,或许我的决策失误使我不得不退位。总之,如果你想做统治者,你就必须冒各种风险,风险总是与权力同在。”国王的朋友达摩克利斯说:“好吧,我知道了,除了财富和荣誉之外,你还有好多忧虑。现在,请您回到您的座位上去吧,我回我的家。”
我想,国王狄奥尼修斯的感受,一定会引起企业家朋友的心灵共鸣。你拥有多大的权利,同时,你也承受多大的风险。
企业家朋友所面临的种种风险,你们都会用智慧和勇气来面对和化解它。但是,有一种风险,我想,你可能就不能够轻松地把它化解掉。这是一种什么风险呢?
祸起萧墙。对祸起萧墙。
在企业家从起步到事业有成、功成名就,陪着你一起战斗的,一定是你的合伙人、你的老婆、你的儿女和你的员工。我们把这些人,称为你战斗中的堡垒。
但是,堡垒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从事税务检查这么多年,我看到了不少这样的案件。祸起萧墙。
当你的合伙人因为利益分配没有达到预期的时候,当你在感情上与你的老婆情尽人散的时候,当你的员工因为各种原因被你炒了鱿鱼的时候。这些人,与你的关系,不再是“战斗中的堡垒”了,而是变成了“堡垒中的战斗”。
拿着确凿的证据资料,举报你,成了他们的第一选择。
在我从事税务检查的这十多年里,我经手了好多这样的案件。因为税务机关的检查结果,没有达到举报人的心理预期,案件的处理没有成功将你送进监狱,税务机关经手办理案件的人员,后来也成了这些举报人的举报对象。这样的事情,不胜枚举。
我曾经看见有一名企业家的前妻,因为企业家找了小三,举报了这名企业家,后来他们的女儿因为不愿意看见父母这样斗争,而选择了自杀。女儿的自杀,更加激起了前妻的愤怒和仇恨,她用更加猛烈的举报来惩罚他的前夫,无休无止、勇往直前。这是一场血淋淋的家庭悲剧。我们不愿意看见这样的人间悲剧上演。
所以,我越来越有一个强烈的愿望:风险意识,一定要让中国的企业家们,建立起强烈的风险意识。防范风险于风险发生之前,未雨绸缪,这才是企业家们最好的选择。让你企业的经营业务的全流程,都纳入到风险控制之中,让风险可控,化解风险在萌芽之时,这才是最好的管理。
我们古代有一位神医扁鹊。扁鹊有两个哥哥,弟兄三人全部是医务工作者。扁鹊其人,我们妇孺皆知,但是他的两个哥哥,却默默无闻。有人曾经问扁鹊:你们兄弟三人,谁的医术最高?
扁鹊认真的说:我们弟兄三人之中,数我的医术最差,数我大哥医术最高,我二哥次之。人们不相信,就问,为什么你的医术最差,但是你却最有名呢?
扁鹊回答说:我大哥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并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根,所以他的名气不能传播出去;我二哥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的时候,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好一些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在我们乡邻之间;但是我治病,总是在病情到了非常严重的时候,一般人看见我在经脉上穿着针管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看起来都是大手术,所以就觉得我的医术很高明,我的名气也响遍了全国。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也能得出一个道理,最高明的医生,其实是那些将病情控制在没有发作时的医生。
所以,最好的化解风险的办法,一定是防患于未然的。未雨绸缪胜过亡羊补牢。
如何将业务的全流程,都纳入到风险管理之中呢?
首先,企业家应该转变一个观念。什么观念需要转变呢?大业务小财务。
非常重视业务部门,不重视财务部门。觉得财务部门只会算账,不会挣钱。能挣钱的,是业务部门。这样的一个观念,非常可怕。
前一段有个微信帖子非常火,这个帖子说的内容跟华为的老板任正非和她的负责财务的女儿有关。
这个帖子说了两件事:
第一件事:任正非的女儿负责的财务团队,将财务审批流程设置的太复杂,业务部门执行起来非常难做,影响了业务的正常开展。
因为这件事,任正非狠狠的骂了财务,他是这样骂的:据我所知,这不是一个偶然的事件,不知道从何时起,财务忘记了自己的本职是为业务服务、为作战服务,什么时候变成了颐指气使,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第二件事:是在过年之前与财务的座谈会上,听到财务总结邀功请赏、避实就虚的时候,任正非喷着怒火骂道:还过的什么年!
任总骂的真好!
我的不少干财务的朋友,也拍着双手转发了这个帖子。
从这篇文章反映出来的,是一个值得我们每一位企业家、和每一位业务、每一位财务,都应该深深思考的问题。
一个企业的业务和财务的关系,什么样子才是合理合适的?
在我的工作经历中,每一次对企业的检查,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形。发现了企业存在的问题,比如,购进没有发票。因为没有合规的票据,就需要调整所得,补缴企业所得税。这个时候,财务会非常无奈的说:我们财务也没有办法,业务部门说,买东西的时候,要发票,要出税点。不要发票,价格便宜。我们为公司省钱。所以就没有发票。
甚至是不少老板也有这样的错误认识。我是简易计税,我还要发票干什么?
这个时候,财务很低,很低、很低。用民国美女作家张爱玲的一句话说:低到了尘埃里。他没有说话,因为他自认自己是个个小财务,他不敢说话。
可是,到了税务局检查的时候,税务局的检查人员,理直气壮地说了一句话,没有发票,只有白条,不能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全部调增,补缴25%的企业所得税!
这个时候,老板才明白了,原来没有发票不是省了几个点的税,而是损失了二十多个点的税。
这一件事,说出了目前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在企业的税的问题上,财务和业务,谁说了算?
一定是财务!你财务没有说话,是你失职。当业务理直气壮地说他没要发票是为了给老板省了钱的时候,你要及时的纠正这个错误的说法,要明确地对老板说,这个说法是错误的。这件事,老板,你也得听我的!
企业家朋友,这件事,您啊,还真的应该听一听财务的。不然,看着是省了,其实是亏了。
我的企业家朋友,如果你聘请的是一个自认为自己是个小财务的人,或者,您为了省一点工资费用,让一个非常不专业的代理记账公司为您处理税务事项的时候,我觉得您真的应该想一想,您聘请的这个人,是不是一个“败家的娘们。”
因为不专业,所以对税务风险一无所知,或者似是而非,不能够及时地给你有效的决策建议,这样的财务,一定是企您的“败家娘们”,企业有多少钱,也经不起这样的人来败家。
我说的,真不是“危言耸听”。
一个好的财务,他的重要性,超过企业的一个副总经理。我一直是这种认为。称职的财务,他首先是懂业务,他清楚地知道业务环节有那些漏洞,并且知道,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堵塞这些漏洞。他对税收风险有清醒的认识,他时刻都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他是老板决策的智囊,他是老板心里的一颗定心丸。
前几天,我接到一个干财务的朋友一个电话,说他遇到了这样一件事情。
他们公司卖了一批货给另外一家公司,合同签的是销售货物并负责运输。发票开了交给对方了,但是对方的财务说,发票不行,退回来重开,不然就不付款。我的这个朋友在电话里问我,我们负责运输,我们按照货物和运输价格,合并给他们开了17%的专票,这样不对吗?
我说,对呀,因为是混合销售嘛,你们公司主营是销售货物,所以要按照货物的税率17%,来开发票,销售货物和运费两项的合计价格,都按照17%开具专票,这样处理是正确的。
可是我的朋友说,他们对方的财务说,这样不对,应该分开,货物的按照17%,运费按照11%,分别开发票。我们公司也没有运输资质,是让别的运输公司负责把货运过去的,我们取得了运输公司的11%的进项发票抵扣,要我们再给他们对方开11%的发票,也开不出来啊!
我的天,我心说,对方的这个财务,真是一个“败家的娘们”,真该下岗了。
为什么啊?第一,他根本就不懂税法,一个混合销售,他非得给他分开了。这个还不是大错误,大错误是,原本销售方按照正确的处理给你开17%的专票,你就可以抵17%,你非得让人家给你开一个11%的专票,你不是亏了6个点的税吗?
税上吃亏了,这个事也不是最重要的事,最重要的事,你这样处理,是给购销的这两个公司埋了一个雷呀。
我们税务机关,目前把一些行业,列为风险行业。比如、运输、农产品等,这些容易出现虚开的行业,是税务机关分析防控的重点。曾经我们就分析出来有一家企业取得了由 商贸企业开具的运输发票。作为异常处理了。因为什么呢,因为运输有行业特殊性,像商贸企业,就不能够开具11%的运费发票,即使他有销售货物并负责运输的业务,也应该按照货物的混合销售处理,开货物的17%的发票,如果一家商贸企业开具的有11%的运费发票,我们就会怀疑他是虚开。
一定会将开票方和受票方作为异常企业来核查的。
像这个对税收政策稀里糊涂的财务人员,无意之中,就把自己的企业,带进了税务机关检查人员的视线之内。你说,他是不是一个“败家的娘们”?
所以,各位企业家朋友,不要怕多出几个工资,诚心诚意地请一个专业的、业务精湛的、敢于负责的人,来担任您的公司的财务,才是您的最佳选择。
有朋友会心理说,阿莲老师,您说的,我都明白。每次财务跟我说发票不够,我都会想办法解决。
我想问一问您?您的解决办法是什么?买票,对吧。
不少企业家朋友都会经常接到开票公司的电话,正规发票、经税务局认证通过再付款、保质保量。对吧。
等到财务来汇报说公司成本、费用不够了,好,打电话联系这些开票公司。然后用你公司的账户打资金到开票公司的账上,开票公司也很信守承诺地将扣掉税点后,剩余的资金打到了你自己或者你老婆或者你公司财务个人银行卡上。或者你非常有反侦查意识,把这个虚开的“资金流”拉的足够长,经过了至少5、6个个人的资金账户,才回流完毕,感觉这样非常安全。
过了一段时间后,税务机关终于还是找上门来了。发票出了问题,各种各样的问题。或者是你公司在认证通过抵扣后,对方把发票又作废了;或者这发票就是一张克隆票、套票;或者对方根本就没有生产经营能力,纯虚开,被税务机关查了,已经开具的发票,被税务机关认定为失控发票了。
用这样的方式来解决成本费用不足的问题,是不是相当于“饮鸩止渴”?你很渴,你应该喝水,但是,你喝下了一杯毒酒,非但没有解渴,你又中毒了。
有朋友笑了。阿莲老师,我买发票这么多年,税务机关根本就没有发现过,哈哈。哪有你说的那么严重,虚开、买票,这样的事情多了去了,我哪有那么倒霉?
我亲爱的朋友,我在开始已经说了,最可怕的事情是祸起萧墙,你敢保证,你的战斗的堡垒,永远是铁板一块吗?不会出现堡垒里的战斗吗?有个小辫子被别人抓在手上,您,真的会安枕无忧吗?
最近,发生了一件对我们税务机关和企业来说,非常大的一件事情,什么事?对,国地税合并。
说了几年的国地税合并,终于在今年的两会上,坐实了!
税务机关内部人员,愁容满面,这么多的人员,要面临瘦身,我们的路在何方?是留,还是走,都是一个未知数。
但是企业是一边倒的拍手称快。终于不用费心费神地周旋于国税、地税两个部门之间了。一个婆婆,总比两个婆婆好对付。
是啊,婆婆是少了,难道一个婆婆就真的好对付吗?
这一个婆婆当家,全权大握,信息充分共享,企业,也少了一面挡风的墙啊!
原来国税和地税因为信息不共享,税种分别管理,所以在管理上也有很大的局限性。比如我们原来查账,增值税归国税管理,好,国税的人员,只查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归地税管,地税的人员,只查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有一面挡风的墙在那里挡着,企业造假的空间大,可以游刃有余地作假。现在两家合并了,信息充分共享了,一网打尽啊。
在国地税合并的消息出来后不久,国务院又说了,合并后的税务局,增加了一项工作职能:征收社保费!
财税圈里,一下子就炸了锅。有专家大咖这样形容:企业的最后一条内裤也没有了。
确实是这样,用来遮羞的最后一条内裤,也没有了。
在信息化的时代,税务部门也实现了业务系统全流程的信息化。在大数据的有力支撑下,税务机关运用数据的分析能力也显著提高。网络爬虫应用、帐套数据的计算机自动采集信息、用发票流自动生成企业的电子底帐,这些全部都成了现实。
如今,国税和地税也合并了,最后一道挡风的墙也没有了,一丝不挂地裸露在税务机关面前,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是不是觉得如芒在背?浑身难受?
如何在裸奔之前,抓到一块遮羞布,唯一的选择:全流程的风险防控。请专业的财税人士,对您企业的业务的全流程,进行一下分析,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风险控制体系。你信息化再厉害,我企业没有风险,所以,我无所畏惧!
这,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可能有朋友心理说,没事,我认识你们领导,我认识某某长,我们是好朋友,出了问题,他会给我担着,背靠大树好乘凉嘛!
我的朋友们,曾经的骑着白马的那个王子,安邦保险的控制人吴小辉,已经站在了被告席上。这件事情,已经说明了一个问题。每一位有智慧的企业家,都会明白这个问题。
阿莲再说一次,最好的办法,就是像扁鹊的大哥一样,医治疾病于未发之时。
前几天,国务院的会议,又做出了一个重磅决定:减税。从2018年的5月1日起,把目前所有17%税率,全部降为16%;把所有11%税率,全部降为10%。初步概算减税几千亿,重大利好啊。
你高兴之余想过没有,如何充分利用这样的好政策,享受到这样的好政策,事先对自己的业务,做出合理的安排吗?比如已经发生的业务,该取得进项发票的,赶紧取得;对那些尚未执行的合同,稍微的往后推一推,缓一缓,过了5月1日再开票。
然后还有,如果你之前因为销售额超过一般纳税人标准,不得已被税务机关认定为一般纳税人了,你非常头疼进项的问题。好了,好政策来了,在5月1日以后,你如果符合一定的条件,可以申请转回小规模纳税人,按照3%或者5%的征收率,计算缴纳增值税。在5月1日之前的这一段时间里,你也需要对自己的业务进行一定的合理的安排,来充分享受政策带来的红利。
所以,做生意,一定要懂税法。如果你不懂,一定要找一个真正懂的人,给您提供正确的建议。如果您也不懂,您还不学,您还不找一个真正懂的人,您就无异于在漆黑的夜晚,走在一条布满地雷的路上。
不定什么时候,您就踩着雷了!
国王狄奥尼修斯,用一根马鬃,在自己的头上悬着一把利剑,是为了时刻提醒自己存在的危险,防止自己疏忽和懈怠,以至于自己陷入危机之中而不自知。每一位企业家朋友,也应该像狄奥尼修斯国王那样,时刻提醒自己,存在的涉税风险。
还是那句话,未雨绸缪远胜过亡羊补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