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学习笔记之--303号变动成本法
企业想要长久经营离不开生存、获利和发展。想生存要赚钱,获利要赚钱,想发展更需要赚钱,所以盈利是企业经营的本质。企业盈利不外乎增收节支,由于成本在企业开支中占比大,成本管理对企业节支至关重要。如日本丰田始终坚持销售最大化、费用最小化原则,把“成本战略”发挥到了极致,且不断的改进完善,据说丰田的“成本战略”已经进阶到了4.0版本。无论哪种成本管理工具方法,最终目的都是为企业盈利服务的。
变动成本法的概念、特点和作用
变动成本法是指企业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前提条件,仅将生产过程中消耗的变动生产成本作为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而将固定生产成本和非生产成本作为期间成本,直接由当期收益予以补偿的一种成本管理方法。
变动成本法和其他成本管理工具方法不同之处在于变动成本法涵盖的不是企业的全部成本,仅包含变动成本部分。
变动成本法通常用于分析各种产品的盈利能力,为正确制定经营决策、科学进行成本计划、成本控制和成本评价与考核等工作提供有用的信息。
变动成本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科技的进步,不断有新的管理工具方法出现,所有的管理工具方法即是时代的产物更是管理前辈们实践和智慧的结晶。就像啤酒盖上锯齿总是21个,商场一楼大都卖化妆品和珠宝那样,前者是经过大量科学实验得来的,因为锯齿为21个时密封性好又具有一定的咬合度,可以让啤酒在密封性好的前提下,安全方便的开启瓶盖。后者是根据人的消费心理和一楼房租价格最贵,这样安排可以经济效益最大化那样,变动成本也是特定环境、特定条件下根据需求产生的。
变动成本法的前提条件和局限性
无论多么好用的管理工具方法都有一定的前提条件和应用的局限性。变动成本也不例外:
变动成本法的应用
餐饮服务业的成本核算与管控大都应用变动成本法。在进行成本核算时,只将主料、辅料、调料和燃料等随产量呈正比例变化的变动项目计入成本,对于相对固定与产量关系不大的人工成本、水电消耗、折旧等费用都计入期间费用核算。这和餐饮业的特性有关,餐饮业即是产品最不易标准化的行业,又是产品更新非常频繁的行业,也是市场稳定又竞争激烈的行业。仅将形成产品的材料、调料和燃料等直接原料计入成本,有利于快速计算产品价格和利润,从而进行新品推进和成本管控。且在现实中为增加竞争力,对于那些销售不错的招牌菜,也会随着经验的积累和客户口味的变化等进行不断的完善和微调。
没有哪一种工具方法是独立存在的,各种工具方法大都相互关联和交叉,在应用变动成本法时,餐饮业一般要结合“标准成本法”来进行成本管控,将毛料变成净料时要制定相应的“出成率”,新品上市前要制定该菜品的“标准成本”,而不同的产品大类又会有不同的“毛利率”,在实际经营中通过对菜品成本的分析即可以发现浪费和跑冒滴漏现象,又可以精确到具体单品甚至是各单品的生产步骤,从而找出生产加工中成本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进而达到成本管控的目的。
应用变动成本法,一般按照成本性态分析、变动成本计算、损益计算等程序进行:
通过上表可以看出,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无论是在应用前提还是成本构成内容上都有很大区别,进行分期计算损益时和完全成本下的损益表基本结构也有差异。变动成本法一是区分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有利于明确企业产品盈利能力和划分成本责任;二是保持利润与销售量增减相一致,促进以销定产,可以有效减少盲目生产和存货积压;三是揭示了销售量、成本和利润之间的依存关系,使当期利润真正反映企业经营状况,有利于企业经营预测和决策。但也存在不能适应长期决策和不能反映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全部耗费的缺点。
心得总结
成本管理的境界分为“道”和“术”两个层面,“大道无形”,在“道”的层面进行成本管理的财务部门以为经营提供服务为导向,不拘于形式和条条框框,把成本控制的主动权交到生产加工部门手中,做好技术层面的服务和引导协调工作;在“术”的层面做成本控制的财务部门纯粹是“为管理而做管理”,势必会给本部门和相关业务部门增加相应的工作量和麻烦,但结果未必会理想。这也是为什么有的企业规章制度全面详细但企业还是管理混乱的原因,无法落地、不以经营服务为目的的管理只能叫作“做秀”。